首页 >  党的建设 > 工会园地

文章来源:发布日期:2022-05-11

        “这首《鸿雁》用的是F调指法,我们用重奏的形式吹奏,用AF和SF陶笛。来,前排四位同学上台来和我一起演奏。”音乐响起,职工书屋里一股古雅悠远的风扑面而来。深沉而悠远的旋律,似叹如诉,让人忘却尘世浮华,直抵心灵深处。
        每到周三、周五的中午,五矿二十三冶总部的职工书屋里就会响起悠扬空灵的陶笛声,这是职工陶笛协会在上课,教练不是别人,正是她们的女工主任张蓉晖。
        “从2020年5月8日到现在两年时间了,从最开始的一个班,到现在的两个班,共有60多人,虽然累点,但看到大家这么积极,我也很高兴,陶笛协会得到了集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丰富了广大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展示了我们五矿人的风采。”张蓉晖说。
        张蓉晖先后师从湖南音乐人李定志老师和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陶笛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林烨老师,2018年国际艺术节陶笛独奏专项大赛湖南赛区中斩获金奖,2019年代表湖南赛区进入全国总决赛,负责组织和编排,荣获金奖;2020年,在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老年陶笛教程》中,张蓉晖担任本教程的教学视频讲解;2021年,在“金陶笛杯”全国陶笛邀请赛中获得银奖。
        陶笛是一种古老而别具特色的陶土制乐器,以手工捏制再烧焙而成。小巧古朴,声音穿透力强,音准、音色通透清脆,易学易吹,因此陶笛被称为“钥匙型”乐器,通过这把钥匙可以为更多人打开音乐的大门。自然清新的陶笛音乐,成就了这件源自泥土的“心灵乐器”,张蓉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学传授给同事们,作为一名工会干部,她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感受音乐和生活的美好。
        “我没有音乐基础,但跟着张姐学习后立马就爱上了陶笛,张姐教得很细致,手把手教我们,可惜一周只有一个小时的课,每天回到家我就不断地练习,现在可以做到不看谱就能吹出曲子来了,母亲节我和孩子一起在学校表演陶笛亲子才艺展呢!”矿业公司的王亚林是班长,她跟着张蓉晖学了两年,从一个小白开始学起,她说陶笛对她的改变很大,陶笛采用的腹式呼吸法让她的腹肌更紧实,身体越来越好,也越来越自信,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王亚林已经学会了十几首曲子,包括《故乡的原风景》《女儿情》《阿爸的故乡》等,“现在我追求的是能沉入音乐中,表现出作者的张力,表演出画面感”。
        秦桂文也是从开班之初就加入了陶笛协会,她马上就要退休了,但她因为学会了陶笛,收获了一项本领,现在融会贯通,也学会了葫芦丝,她告诉记者,工会组织的这个活动太好了,而且是女工主任免费教她们,给大家创造了一个在业余时间学习交流的平台,提升了大家的综合素质,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也增加了大家的感情。
        “我们常用的是中音十二孔陶笛,来,我们在吹奏前做‘吐’字练习,吹嘴不要含得太深,含在两唇间,以5毫米左右就行,嘴角微微上扬,对,就是这样。”在初级班的课上,张蓉晖手把手一个个耐心地教,并不断地鼓励学员们,学员们认真的聆听学习,职工书屋里的笛声从杂乱无章到逐步和谐统一。
        “我们高级班学员在疫情阶段都在家自觉练习,每天都在群里打卡,热闹开心,大家相互鼓励,让疫情生活也过得很充实,下一堂课我们将挑战高难度的花鼓戏《补锅》,等大家都学会了,就要去登台表演了。”张蓉晖为她的学员们感到骄傲。